首页 > 新车测评 > 新车测评 > 雷军突然发文背后:小米的至暗时刻与破局之路

雷军突然发文背后:小米的至暗时刻与破局之路

发布时间:2025-05-11 14:57:30来源: 18836995956
5 月 10 日上午,小米集团董事长兼 CEO 雷军突然发布微博,打破了一段时间以来的社交平台沉寂 。“周六。健身房打卡,2025 年第 42 次。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过去这几年一直很忙,这段时间反而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确实有一些收获…… 最近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特别感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也逐渐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状态开始逐步恢复。在此,特别想说一句:谢谢!”
 
这条微博一经发出,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相关话题瞬间登上微博、百度等平台的热搜。雷军,作为中国科技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更何况是这样一番袒露心声的发言,让人们不禁猜测,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小米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什么让这位创业老将都感到情绪低落?而这背后,其实是小米近期面临的一系列困境 。
 
小米 SU7 事故:沉重打击与信任危机
 
 
时间拨回到 3 月 29 日晚,安徽铜陵枞阳高速上,一辆小米 SU7 标准版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事发时车辆处于 NOA 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 116km/h 的时速持续行驶。然而,该路段因施工修缮,车道被封闭并改道至逆向车道 。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但最终仍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时速约为 97km/h 。此次事故导致车辆起火,车上 3 名年轻女孩不幸葬身火海,最小的遇难者年仅 22 岁。
 
这起悲剧发生后,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小米汽车和雷军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时间,全网开始了对小米汽车质量、电池安全性、智驾系统可靠性的质疑 。有网友认为,从 NOA 系统发出风险提示到碰撞发生仅 2 秒的时间,留给驾驶者接管并紧急制动的时间过短,这很可能是智驾系统存在缺陷导致的;也有网友对车辆碰撞后为何会立即发生燃爆以及车门是否及时弹开等问题表示怀疑。此外,还有人质疑小米此前对智驾系统的宣传存在夸大嫌疑,误导了消费者对智驾安全性的认知 。
 
小米公司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做出回应,成立专项小组,配合警方调查,并公布了初步了解到的事故细节 。4 月 1 日晚,雷军也发文回应,表示小米不会回避此次事故,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然而,这些回应并没有完全平息公众的质疑,一些网友认为小米的回应不够诚恳,对关键问题的解释不够清晰 。
 
 
此次事故对小米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小米汽车自推出以来,凭借其高性价比和先进的技术,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 。但这起事故让很多人对小米汽车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一些原本打算购买小米汽车的消费者也开始犹豫不决 。据相关数据显示,事故发生后,小米汽车的订单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二手 SU7 的价格也暴跌 15%,部分车主甚至集体退车 。不仅如此,小米的市值也遭受了重创 。4 月 2 日,受 SU7 事故影响,小米集团股价继续走低,截至收盘,该股报 44.55 港元 / 股,较历史最高价(59.45 港元 / 股)跌去 25.06%,总市值近两天缩水超 1200 亿港元 。
 
销量与股价波动:市场的考验
 
 
 
在事故的阴霾下,小米汽车 4 月的销量数据也备受关注 。5 月 1 日,小米汽车公布了 4 月成绩单,单月交付量超 28000 辆 。虽然这一成绩看似不错,但与 3 月的 29000 辆交付量相比,仍减少了 1000 辆,出现了轻微下滑 。
 
4 月销量的下滑,除了受到事故引发的市场信心波动影响外,产能瓶颈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小米汽车自推出以来,订单量一直十分可观,但受限于工厂产能,车辆交付速度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打开小米汽车 APP,小米 SU7 标准版的预计交付时间已经排到 2025 年 10 月,有消费者调侃 “现在订车就像抢春运火车票,手慢无” 。这一现象充分反映出小米汽车在产能方面面临的挑战 。在 4 月的第一周,小米汽车销量跌至 5100 辆,而巅峰时期周均 7800 辆,销量缩水明显 。不过,好在后续几个星期的周销量逐渐回升,这也说明小米汽车正在努力克服困难,提升产能 。
 
小米集团的股价在这段时间也经历了大幅波动 。事故发生后的 4 月 1 日和 4 月 2 日,小米集团股价连续下跌,市值两天蒸发超 1200 亿港元 。但随着市场对事故的关注度逐渐降低,以及小米在其他业务领域的积极表现,股价开始逐步回升 。5 月 2 日,小米集团早盘股价拉升,涨幅接近 4%,截止发稿时,股价报 51.9 港元,成交量达到 16.72 亿港元 。股价的回升,一方面得益于投资者对小米未来增长潜力的信心依然较强,尽管销量有所波动,但小米整体交付量依然可观,市场接受度较高;另一方面,小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也为股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一家以技术驱动的公司,小米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其在智能硬件领域的经验,使其能够迅速适应电动车市场需求,推出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产品 。
 
行业变革:智驾术语规范与标准更新
 
除了小米自身面临的困境外,整个汽车行业也在近期迎来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 。4 月 16 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公告,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会议特别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
 
这一会议的召开,对智驾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网传的会议纪要,工信部此次整顿直击智驾行业的 “营销泡沫” 与 “技术冒进” 两大命门 。“自动驾驶”“智驾”“代客泊车” 等宣传话术将被禁用,要求以 “(组合) 辅助驾驶” 等精确表述取代 。L2 级别辅助驾驶也不能用 “接管” 一词,“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 等名词也被禁止使用,“脱手”“脱眼” 字样同样不能出现,需用 “驾驶员运动脱离” 和 “驾驶员视觉脱离” 来表述 。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多家车企迅速调整了宣传话术 。小米近期就对 SU7 新车定购页面中的措辞进行了修改,将 “智驾” 更名为 “辅助驾驶” 。其中小米 SU7 标准版搭载的 Xiaomi Pilot Pro 由 “小米智驾 Pro” 更名为 “小米辅助驾驶 Pro”;小米 SU7 Pro、小米 SU7 Max 搭载的 Xiaomi HAD 由 “小米智驾 Max” 更名为 “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除小米外,理想、蔚来、阿维塔、小鹏等多数车企门店在宣传产品时,也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整体来看,车企销售端的表述方式正从 “功能宣传” 转向 “条件说明” 与 “责任提示”,多数门店已不再将辅助驾驶作为核心话术主动宣传,而是聚焦驾驶体验、空间配置等卖点,辅助驾驶内容多在用户提问后才适度展开 。
 
与此同时,工信部还在积极推进另一项重要的标准制定工作 。5 月 8 日,工信部发布公告,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公示期截至 2025 年 6 月 7 日 。近年来,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其流线型外观和降低风阻的优势,成为新能源汽车设计的 “标配” 。然而,这一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风险 。隐藏式车门把手对电力系统高度依赖,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若电路中断,把手可能无法弹出,导致车内人员被困 。此外,隐藏式设计缺乏统一标志,紧急情况下救援人员难以快速识别操作位置;北方冬季低温还容易导致把手冻结,严重影响使用便利性;不同车企的隐藏式把手开启方式各异,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操作上的困扰 。
 
针对这些问题,工信部拟定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从安全冗余设计、标志规范和结构强度三个维度设立标准 。标准要求车门系统必须配备机械开启装置或断电保护机制,确保碰撞、断电等场景下车门可手动开启;强制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把手的标志可见性,要求采用高对比度标识和夜间反光材料,确保紧急状态下乘员和救援人员快速识别;对车门把手的抗冲击、抗变形能力提出量化指标,增加结构强度测试,防止事故后门锁机构失效 。

新车测评更多>>

2025款雷克萨斯LX500d:豪华越野新典范 20万买B级车!帕萨特/雅阁/红旗H5这5款怎么选?实测数据来了 大众朗逸五百万纪念款1.5L:经典家轿的“务实经济学 10 款最佳全尺寸轿车:它们绝对是最安全的汽车之一 起亚K5焕新起售价11.58万元起,1.5T和2.0T动力,本田雅阁同级别 东风纳米 06:小型纯电 SUV 的实用新宠 长城科技上周获融资净买入2841.83万元,居两市第155位 别克 GL8 陆尚开启全国交付,限时权益回馈消费者 日产取消日本建电池厂计划,神州租车与Apollo达成合作 不到2万拿下本田!能野能通勤的攀爬神器,还要啥自行车? 2025款本田雅阁:是否仍然 \"宜商宜家\"? 比亚迪如何用十年时间改写全球新能源汽车格局 什么?车长5米+标配智驾+超低油耗,吉利星耀8可太有活了 售价高达约44万,奔驰电动CLA公布海外售价 宝马新世代车型:一场从驾控到智能的全面革命 乘联分会: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33.9%,比亚迪领衔 十来万能平替理想 L6?零跑 C10 深度剖析 对话小鹏汽车罗杰、Nick:未来“超充竞赛”将追平燃油车的补能速度 蔚来ES6/EC6改款上市,价格悬而未决,用户锁单倒计时开启 埃安UT:10万内小车也能“硬核”守护安全 “为什么要坚持做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王兴兴在上海袒露心声 新机盘点:7620mAh大电池手机、摩托罗拉新机! 震惊!红米Turbo4 Pro霸榜三连杀!1699元竟能狂飙240万跑分? 除了魅族,LCD中端新机大概率都没了 魅族Note 16系列发布前瞻:双屏护眼策略+国民严选标准 雷军突然发文背后:小米的至暗时刻与破局之路 1999元买旗舰性能?iQOO手机实测碾压同价位,缺点只有一个! 华为手机目前值得推荐机型,华为Mate60Pro、Pura70Pro+大幅降价 OPPO Find X 8 Ultra真的后悔没有早点买 马自达CX-60:品牌首款插混车型重塑驾驶平衡点